万开云总站 [切换站点]
达州市
万州、云阳、璧山、城口加盟v:17823595162
好店入驻
微信扫一扫打开
入驻好店
发布信息
微信扫一扫打开
发布信息
同城头条  >  生活  >  重庆市开州故城考
重庆市开州故城考
2020年04月25日 14:52   浏览:504   来源:万开云同城

重庆开县故城考 


     摘 要:本文在开县故城历史沿革的基础上,阐述了其变迁的历史过程,进一步探讨了影响城市建筑布局的 多种因素,归纳了城市发展的特点,对开县故城的发展有了初步的认识,以期这一认识有利于促进峡江地区的古 代城址之研究。 

       关键词:重庆;开县;汉丰镇;历史沿革 

      中图分类号:K92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332(2010)04-0046-05


      重庆开县位于重庆市东北部,万州区北部,地 处大巴山南坡与川东平行岭谷的结合地带,介于北 纬 30°49′30″~31°41′30″与东经 107°55′ 48″~108°54′之间,东邻巫溪、云阳,南临万州, 西与开江相连,北接城口、宣汉。县境呈东北—— 西南走向,面积约 3069.89 平方公里。 

       随着三峡工程全面建成,开县受淹陆地面积达 45 平方公里,是整个三峡库区内最大的被淹没县, 而有着将近 1400 年历史的开县故城——汉丰镇,也 将永沉江底。笔者谨用此文来纪念它,同时也让后 人铭记这座城市昔日的辉煌。

       一、地理位置 

       开县故城汉丰镇位于县境中部,东河与南河交 汇处的一级阶地上,系三峡水库小江流域的源头, 地势平缓,海拔高程 170 米(图 1)。文献载自唐代 肇始,宋、元、明、清、民国以来的开县县城均建 于此。从目前的考古发掘来看,这一地区人类活动 的历史可以上溯至汉代。

      开县故城东有东河,南临南河,西为滩涂,北 枕盛山,东河与南河于城东南角交汇为长江的支流 ——小江,小江向南达云阳入长江,可见开县故城 处于这一地区与外界水、陆路交通要道之上,地理 位决定了它不但是该地区重要的水陆交通枢纽,更 是重要的商品集散地。自唐代徙治至此,就成为这 一地区经济、文化、对外贸易交流的重要港埠。

        二、建城简史 

       开县夏、商时期属梁州,西周为庸国地,春秋 归巴国,战国并入秦国。2000 年至 2006 年,重庆 开县渠口镇余家坝战国墓群的发掘 ,表明当时开县 境内已有人类居住和繁衍,但这只能说明这一地区 曾经有过人类的活动,至于开县故城内是否得到开 发尚不清楚。

       东汉建安二十一年分朐忍县西北部置汉丰县, 这是在开县境内第一次设置县。《太平寰宇记》成书 于宋太宗太平兴国年间,其中记载“蜀先主建安二 十一年于今县南二里置汉丰县”,是指汉代汉丰县县 治位置在宋代开县县治南面二里的地方,目前已知 宋代的开县县治即开县故城,也就是说汉代汉丰县 县治位于开县故城南面二里的地方,由此可知汉代 汉丰县县治与开县故城实属两城,并非是同一座城。

       唐武德元年徙治至开县故城,这是有关开县故 城最早的文献记载。宋承唐制名为开江县,元代则 改为开州,治所依然为开县故城。开县故城城垣用灰土版筑而成,较粗陋,其始 建年代不详 。明成化二十三年,全部改用砖石砌建, 墙高 1 丈 2 尺,城周长 2 里许,计 360 余丈。正德六年,重修城垣,开凿护城河,将四面城门增厚加 高,并修门楼。此后直到清中叶,未再见有文献记 录曾对其修缮或改建。


图 1 开县故城位置图 


       清乾隆三十二年,用砖重修城垣。嘉庆二年,为 抵御白莲教起义军的进攻,在原有城址的基础上增建 外城,以土筑城墙,向东、南、西三面扩,清乾隆以 前城称为内城,嘉庆新扩的城为外城。嘉庆十三年, 将土筑外城墙改用条石重修,墙高 1 丈 2 尺,城周长 745 丈,内外城门共 11 座。咸丰三年,补修内外城 墙,疏浚内外护城河,在外城周四角填筑炮台。

       民国时期沿用清代以来的开县县城,称为城厢 镇。这一时期将南渠河、狮子楼街道的内城墙全部 拆除。把原南渠河的护城河沟砌成暗渠。

       1951 年县治由城厢镇改名为城关镇。1981 年由 城关镇易名为汉丰镇。1997 年重庆市中央直辖后, 开县始属重庆市所辖,县治为汉丰镇。

       1956~1957 年,将嘉庆十三年用条石砌建的外 城墙全部拆除,改为环城路原内城墙遗迹仅存县委 和县府后侧一段城墙,砖筑,上设女墙,高 0.4 米, 宽 0.4 米,现存城墙残长 80 米。1981 年以来,旧时 的护城河,除体育场一段遗迹尚存,余皆先后被填 平。2009 年,开县故城沉入江底。

       三、开县故城之变迁 

       依据文献、考古资料所得出的认识,观察开县 故城兴建以来至今的变迁,可认为以下事件在开县 故城的发展过程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它们是:

       1. 汉代墓葬 KXGⅦM1 的发现;2. 唐武德元年 徙治至开县故城;3. 宋“开州守廨题名记”一碑的 出土;4. 清乾隆《开县志》的出版;5. 清嘉庆年间 增筑外城和清咸丰《开县志》的出版;6. 中华人民 共和国成立。

        参考这六个里程碑式的历史事件,开县故城发 展的历程大致可划分为如下五个阶段:

       1.汉代~唐武德元年 

       2006 年、2007 年的开县故城发掘中并未发现有 汉代遗存,这一现象一直为发掘者所关注。2008 年 在第Ⅶ发掘区发掘了一座汉代墓葬 KXGⅦM1,为刀 把形券顶砖室墓,这座墓葬是重庆开县故城内首次 明确发现有汉代遗迹,它的发现填补了学术界长期 以来寻找开县故城内汉代人类活动遗存的空白。同 时在第Ⅵ发掘区中,发现有后代房址使用汉代墓砖 作为建筑材料的现象,这些情况都表明开县五校及 其附近可能为当时人们的墓地,虽然目前对汉代人 们聚居的位置尚不清楚,但笔者以为与墓地不会相 距太远,由此可以推测该地区在汉代已得到开发。

       从汉墓 KXGⅦM1 的形制、规模、墓砖等特点 来看,反映出这一地区与汉代重庆地区的经济、文 化等方面的发展步调较为一致,可以从另一侧面说 明开县故城在当时已有相当规模的发展。

       唐武德元年之所以将治所移至开县故城,除考 虑到其处于东河、南河交汇处地势平坦、交通便利 等因素有利于城市的发展外,更重要的原因可能就 是自汉代以来,这一地区人口、政治、经济及聚落 规模可能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具备了作为一个县 治的基本条件。由此可以说明在这一时期,开县故 城已有人类在此居住活动,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 形成了一个小型聚落。

       2.唐武德元年~宋元 文献记载唐代韦处厚、柳公绰、唐次等人曾任开 州刺史,宋申锡、杜易简、王伾、温造等人曾任开州 司马,杨汝士曾任开江县令④ ,韦处厚所作《盛山十 二景》中之《宿云亭》一诗云:“雨合飞危砌,天开 卷晓窗,霁平连郭柳,带绕抱城江。”可见开县故城 在当时应是这一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之中心。2008 年,开县故城汉丰镇发掘的晚唐“状元桥”⑤ ,进一 步验证了上述认识。

       唐移治今开县故城后是否建筑城墙,文献记载 不详。但从《宿云亭》中“郭”、“城”等字来看, 似乎反映唐中期时已筑有城墙,但这一认识还需要 考古学资料来作进一步的验证。

       宋元时期的开县县治是在承袭唐代城市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地理位置未发生变化,其政治、经济、 文化的地位未曾动摇。“开州守廨题名记”一碑出土 于开县故城县府,据此可推知此地可能亦为当时的 县府所在地。结合明、清、民国以来县府的位置看, 可知自宋代以来其位置未曾发生过改变,由此可以 表明宋元时期与明以后的城市建筑格局上可能有着 较多的共性。这一时期的开县故城是否建筑有城墙, 未见诸文献记载。

       3.明代~清中期 明代的开县县城在宋元时期的城址上有了较大 的发展,如将土城墙外包砖石、开挖护城河等,文 献还记载了明代各个城门的名称及使用情况,可惜 对于城内建筑布局等情况未作任何记载。

       明代开县县城的城门、城墙,为清代所沿用。城市布局亦未有大的变动,清乾隆《开县志》中的 开县县城地图可能与明代开县县城布局大体相同。

       据清乾隆《开县志》中的开县故城地图,可以 对城内布局等情况有一大概的了解。共有东、南、 西三座城门,其中仅东门外接一条道路,而南、西 两门则未见有与道路相连,这可能说明东门为当时 出行的主要交通通道。城内有三条主要街道,分别 将东、南、西三门相连,从街道在城中的位置、走 向来看,其应为民国时期东街、大南街、内西街的 前身,但当时具体的街名在图中并未标出。城内建 筑有土地庙、仓厂、儒学、捕厂等。东门外有城隍 庙、绣衣池等(图 2)。


图 2 清乾隆《开县志》中开县故城地图 


        4.清晚期~民国 

       清代晚期开县县城可以分为内、外两城,内城 是在明代——清中期开县县城的基础上发展而来, 外城则是在清嘉庆年间扩建修葺而成的。将清乾隆 《开县志》、咸丰《开县志》中的开县故城地图进行 比较,清晚期内城与前期的城市建筑格局未有大的 变化,只不过新添了或者改建部分建筑,县府、主 干街道位置沿袭了前期的布局。最重要的一个变化 就是外城的扩建,和城外新添了不少的建筑,说明 清晚期以来,开县县城人口进一步的增加,活动空 间较清中期以前进一步扩大。需要指出的是,人口 的激增并非是自然增长的结果,而是由于白莲教起 义,乡下士绅涌入城中所造成的。

      清晚期开县县城为内、外城制,外城东、南、 西墙皆为新建,北墙则是在内城北墙的基础上向两 边增建分别与外城东墙、西墙相接。外城呈圆角横 长方形。共有 5 座城门,6 个水洞门,数量较前大 为增加。参照清咸丰《开县志》中的地图来看,内 城门:东、南、西三门,外城门有:小北门、北门、 东门、小东门、外南门、外西门、小西门,还有一 座城门图中未注明其名。内、外城墙外侧均有护城 河所环绕。内城道路则承袭了此前的形制,变化不 大。外城道路主要有四条,其中三条道路将内、外 城的城门相连:西门——外西门、南门——外南门、 东门——东门,另外还有一条道路将外城北门与东 门——东门道路相连。内城建筑主要有:育婴堂、 学署、署、文武宫、全圣祠、三元堂等。外城内建 筑主要有:东坛、西坛、绣水池、掩月池。城外建 筑主要有:先农坛、大觉寺、大慈寺、白骨塔、青 云桥、睡佛池等(图 3)。



图 3 清咸丰《开县志》中开县故城地图 


      民国的开县县城承续了清代晚期县城的基础上 发展而来的,将 1949 年开县县城地图⑥ 与清代咸丰 《开县志》“开县县城地图”相比较,建筑布局基本 相同,只不过民国时期的地图更加准确而已,由此 可知直至解放前开县县城未曾发生大的变化。



图 4 民国时期开县故城地图 

      

        民国时期城内大街主要有东街、内西街、外西街、 十字街、大南街、教门街;小街有南渠河、狮子楼、 东渠河、横街子、大夫第、小南街、顺城街、福音街、 兴隆街、永福街、较场坝、西门外和老关咀等十九条;巷子有大巷子、鄢巷子、北井巷、灵土地巷(即鲍家 巷)、皮家巷、古家坝巷、绣衣池等七道;庙宇会馆 林立,水井水池星罗棋布,故有 9 井 18 庙之志,9 井:横街子井、皮家巷井、东门洞井、鄢巷子井、县 衙东院井、北井巷井、绣衣池井、外西街井、西门外 井;18 庙:五显庙、城隍庙、文庙、天上宫、帝王 宫、禹王宫、万寿宫、真武宫、三元宫、英烈宫、文 昌宫、川主宫、七圣祠、三贤祠、祖国祠、节孝祠、 仓圣祠、烈圣祠;水池有:睡佛池、流杯池、夫子池、 掩月池、宴月池、观音池、荷花池等。

      城外仅有仅零星分布有少量的建筑,如体育场、 卫生院、大觉寺、开县中学等(图 4)。  

       5.中华人民共和国 

       这一时期的开县故城的城区位置、主干大道及 街道名等基本沿袭了民国时期的城市布局,但其结 构又有了新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内、外城墙基本拆除殆尽,封闭空间走向 开放空间,与外市县形成发达的公路网络,尤其东 河大桥、南河大桥的建成更加便于与外界相通;

      (2) 这一时期的城市空间向北部发展,城区面积扩容, 较民国时期城区面积大为增加;

      (3)民国年间内西 街与东街并不直接相接,建国后,内西街与东街取 直直接相通,并和外西街构成一条横贯东西的主干 道;

      (4)有些小街路或整修或易名,如福音街改为 解放街,教门街改为胜利街,等等。

      (5)建国后, 寺庙、祠堂、会馆等众多古代建筑或改建或拆除, 新建了一批楼舍厅堂。


图 5 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开县故城地图 


        归纳这一时期开县故城的城市布局如下:以人民路、清江路、环城路、西门外形成一个 闭合的环形公路,其东北接开城(开县——城口) 公路,东有东河大桥与开云(开县——云阳)公路 相接,南为南河大桥与开万(开县——万州)公路 相通,西连睡佛路。

       城内开“丁”字形大道,一条横贯东西的干道 分段名之为:外西街、内西街、东街,南北向干道 为南街。东西向的小街有:新盛街、迎仙路、共和 街、小南街等,南北向的小街有解放街、胜利街、 东渠河、鲍家巷等(图 5)。

        四、影响开县故城之因素 

       开县故城兴起于汉唐——宋元,发展于明清— —民国,辉煌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这一城市的 兴起、变迁之因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些具体 分析。

       第一,开县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性气候,四季分 明,故城位于河边阶地上,地势平坦,水源充足, 十分有利于农业的发展。至今农业经济在开县经济 中仍然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第二,唐武德元年徙治至此的一个重要原因, 就是开县故城处于东河和南河的交汇处——小江之 源头,可顺河而上前往其他乡镇,亦可顺小江而下 与长江相通,到达全国各地,水运十分便利,有利 于该地区经济的发展,清咸丰《开县志》载“水陆 所辏,货殖所莘……。”可以说明当时该地区的水路、 陆路运输繁忙,货物种类多样,对推动开县经济有着重要的意义。

       第三,开县故城城墙始筑的年代尚不清楚,清 咸丰《开县志》载“旧筑土城,明成化二十三年抚 治道董龄始命甕筑石城,……”而 1990 年出版的《开 县志》一书中写道“明初,开县城垣用灰土版筑而 成,较粗陋。”从上述文献可知开县故城城墙最早应 为土筑而成,但其始筑年代已难考。

       第四,与附近一带的河谷谷地相比,这里可能也 是受山水威胁最小的地方。周围高山的山水可以顺地 势从东河、南河排入小江之中,在其周围的谷地都处 于河的下游,很容易受到不同程度山洪的威胁,并不 有利于城市的发展。但这并不意味着开县故城不会受 到山水的威胁,为此采取以下措施来加强防范:明、清时期分别将土筑城墙用砖、石包砌,起到 加固、防护的作用,山水来时亦可起到堤坝的功效。明正德重修城垣后不久便将北门即盛山门填塞, 查其原因可能有二:一此门并非主要的交通要道,使 用几率很少;二北门对面即为盛山,而且从北门外面 在民国时期依然为沼泽地来看,盛山上山水的确对该 城存在有一定的威胁,故而后来将此门废之。开县故城的面积不大,但清代嘉庆年间用条石 重修外城后设城门 11 座,其中有 6 个水洞门,这不 能不引起我们的一点思索,如此众多的城门,数量 占优的水洞门,除了起到日常排水的作用外,可能 还是在遇到山洪暴发时加强排洪作用。该城为内外 城制,县衙等重要机构均位于内城之中,因此外城 门数量的增加,内外城开挖护城河,均有利于保护 内城之中的机构和建筑。

       第五,开县故城地理位置比较偏僻,经济欠发 达,多有官员被贬至此,这些官员中不乏饱腹文学 之士,促进开州文风的盛行,还有佛教的盛行,都 在某种意义上影响着开县故城的建筑布局。

       第六,开县故城东为东河,南临南河,北邻盛 山,城北部为沼泽地,西接滩涂,内外城均开挖护 城河,这一地形易守难攻,在战乱或社会动荡时处 于非常有利的防守位置。

       第七,清代晚期白莲教等农民起义,乡下士绅 涌入城中,原城狭小,难以容纳,同时为了抵御农 民起义军的进攻,增筑了外城。农民起义客观上促 进了开县故城人口的激增,城市面积快速增长。

       第八,为了三峡水利工程的建设,开县故城将 被全部淹没永沉江底。

      五、开县故城之特点 

      从前文的讨论中,可以明显看出开县故城城市 的发展具有如下特点:

      第一,开县故城建于河边的一级阶地之上,地 势平缓,属于平地城⑦ ,这一类型的城址在峡江地区 并不多见。从其实行内、外城制,内、外城均为较 规整的横长方形,城墙外有护城河等特点来看,在 峡江地区的城址中更是极为少见。

      第二,开县山多平地少,不利于农业经济的发 展,交通的不便也限制了其商品经济的发展,从而 造成经济发展的相对落后,这也可能是自唐以来开 县故城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之一。

       第三,清代晚期外城的扩建和修葺,是由于白莲 教起义导致大量人口涌入城中所造成的结果,可见它 从一开始就是仓促之间兴建的,没有什么规划和设 计,布局较为凌乱。清晚期以后形成外城为以内城为 主,辅,内城始终处于整个城市的中心的格局。

       第四,建国以前,开县故城的建筑格局相对稳 定,除改扩建或新增一些建筑外,其余变化不甚明 显,主干街道自明清以来亦未发生大的改变。





重庆市开州博物馆

主       编:王永威

副  主  编:刘炳束

责任编辑:袁航敏

头条号
万开云同城
介绍
万开云同城,文娱资讯,本地生活服务
推荐头条